2025年7月26日   星期六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> 正文

【古韵甘肃】琅琅环佩音——传承千年的古琴之声 环球时讯

时间:2023-04-21 13:34:30 来源:新甘肃


(相关资料图)

【古韵甘肃】

琅琅环佩音——传承千年的古琴之声

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 刘玉璞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“琴棋书画”中的“琴”指的就是古琴。古琴对古人来说,不但是乐器,也是抒怀寄情之物。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,是国乐之精粹。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,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。他不仅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之一,也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。

日前,古琴演奏家李蓬蓬以一曲《高山流水》,奏响了千年古韵。她演奏时所用的古琴,名叫“九霄环佩”,此琴制作于唐代,已历千年。“九霄环佩”为存世最早的伏羲式古琴。

古琴文化历史悠久,在我国古籍中曾有记载,古琴制作源自伏羲,至今已有八千年历史,可谓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。中国素称“礼乐之邦”,而“乐”之所载以琴为先。《说文》曰:“琴、禁也。以禁止淫邪、正人心也”。这也反映了悠扬苍郁的琴声从一开始就有着教化人心的作用。古人文事有“琴、棋、书、画”,以“琴”为首,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。“琴者,天地之正音,得其材可以合天地之正器;得其人可以合天地之正道,得其律可以合天地之正音。故伏羲制琴以象天地阴阳之数,而合神明之德,是谓正音”,这便是中国文化中的琴论。后世先贤不断地强化这种理论,嵇康《琴赋》云:“(琴能)感天地以致和”。范仲淹在《与唐处士书》中言:“盖闻圣人之作琴也,鼓天地之和而和天下。琴之道大乎哉”。由此可见,琴在古代文人眼中早已超越了乐器本身,将其与天地、与大道结合在了一起,可谓“圣人之器”。

一把古琴奏响千年音符,这背后还有中国传统文化——伏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。伏羲出生在天水,他被尊为“三皇之首、百王之先”,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,是维系中华民族创造创新、自强不息、坚韧不拔的精神纽带。制琴作乐是伏羲伟大的历史功绩之一,伏羲斫琴上观象于天,下取法于地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削桐为琴,绳丝为弦,琴面圆穹,琴底方整,以通神明之德,合天地之和焉。历代古籍对此多有记载。

众所周知,伏羲创画了八卦,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。同时,音乐又与伏羲所作八卦密不可分。八卦象征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八种自然现象。八卦所象征的八种自然现象都不是无声的静物,而能发出各种各样的音响。可以说,八种自然现象的音响组成了一支可以描摹的人类社会交响乐。这些不同的声响在每个人的头脑里形成了各自的声音概念,而人们的生活与这八种自然现象息息相关,于是人们在传递情感信息时也多会借助这八种自然现象发出的音响,以伏羲为首领的氏族把它用抑扬顿挫的琴声加以表现。

古琴共有十四大式,伏羲式、仲尼式、落霞式、灵机式是比较常见的式样,每一式都各不相同。天水作为羲皇故里,至今仍流传有制作古琴的技艺。在这座历史名城中,伴随着伏羲式古琴悠扬古朴的旋律,古乐之声声声入心,传承着传统文化的记忆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5月11日15时至12日15时,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6例

 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(记者 杜燕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、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在12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

通讯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

 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12日电 题:范长江侄女范家敏:“伯伯为全家带来新闻力量” 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 50岁的范家敏人生中的“骄傲

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

  (抗击新冠肺炎)四川广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 20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邻水  中新网成都5月12日电(王爵 王林)12日上午,四川广安市召

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

  中新网西宁5月12日电 题:国际护士节拳拳之心战疫情:小桌子,大责任 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 5月8日,是母亲节。在青海,恰是很多

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 入河北省南运河水量近1.5亿立方米

  中新社石家庄5月12日电 (李晓伟 任树春 吕培)据河北省水利厅12日消息,4月28日,京杭大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,截至5

广东暴雨天气将持续 需继续做好防御

  中新网广州5月12日电 (记者 王坚)广东省气象局12日发布消息称,10日到12日早晨,该省大部分市县先后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

x 广告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亚太评测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